来源:
时间: 2018-09-30

 

综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相关介绍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基本理论,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不仅对于中国,也对世界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作为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斗争的经验和理论载体,中医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当前状态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减缓疾病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作为中华民族3600年有文字记载历史以来,最为辉煌、伟大的文明成果之一,“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正骨疗法、针灸”三项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已经于2006年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这也是我们耳熟能详,但又不知道它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价值具体在哪些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三项有关中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

 

 

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

列入《200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果所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种医学知识。中医生命与疾病的知识起源于传说中的远古黄帝、岐伯时代,以《黄帝内经》为标志的中医生命与疾病知识体系的形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医生命与疾病知识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疾病与证候、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五运六气等内容。

中医学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生命活动,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等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阴阳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阴阳失调则导致疾病的发生变化。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人体与自然界、人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并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脏象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现象,主要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有联络全身的作用。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络脉等,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的重要理论依据。病因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学说,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饮食劳倦等。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学说。辨证论治是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诊察疾病,将诊察结果加以分析、综合得出结论,确立治疗的原则。治则治法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治疗规律,主要有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标本缓急,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物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系统知识。

对疾病、证候的认识,中医学有着独特的理论与方法。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消长的表现。《黄帝内经》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疾病观。《伤寒杂病论》等早期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对疾病的认识,隋代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67门1720种病证。

中医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是构成中医学知识的核心,对中医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及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发挥指导作用。但是,受西方医学的影响,能够理解和传承这一知识的人日渐减少,面临保存与发展的困境,亟待得到尊重保护和发展。


 

 


中医正骨疗法

列入《200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果所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疗,秦汉时期形成基本理论和技术,世代传承,如《肘后备急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千金要方》、《医宗金鉴》中有大量记载。

中医正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治疗原则及方法,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正骨术中的“小夹板固定”属于中国首创,其后被许多国家效仿。中医正骨术堪称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的伟大贡献之一。

中医这些简便廉验的疗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流传并不断传承发展。其中有些有文献记载,有些只在民间口耳相传得以延续。 然而,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目前不少医院、甚至中医院已基本放弃了这一疗法,正宗的正骨术只在北派、南派的不到十家医院中传承着。中医正骨疗法的传承陷入困境,举步维艰。为继承中医正骨这一中华传统医术,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并积极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以促进正骨术的继承和发展。



 


针灸

列入《200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果所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针灸学会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成为中国医学的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砭石”砭刺人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灸疗的产生是在火的发现和应用后形成的,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针灸疗法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不少精通针灸的医生,《史记》记载的扁鹊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扁鹊被誉为“中华医祖”,他起死回生的神奇针术以及救死扶伤的动人事迹为后人世代传颂,至今在河北内丘等地还保留有纪念扁鹊的鹊王庙、鹊王祠以及各种民间传统祭祀活动。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脉书》中均记载有经脉的循行与主病。从四川绵阳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的一具黑漆小型木质人形,其体表正背面标有纵横方向的经脉路径,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实物。

到了隋唐时期,针灸学发展成为专门学科,针灸著作倍增,内容丰富多彩,针灸被正式列入国家的医学教育课程,在太医署专设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针工和针生等职衔。北宋时期,医官王惟一考订腧穴主治,统一腧穴定位,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颁行全国,并铸造了造型逼真、构造精巧的教学工具——铜人模型,对针灸学术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明清以降,针灸理论继往开来,技术和器具不断改进,流派纷争,名家辈出,佳作不断,针灸疗法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案例推荐
  • 宫颈糜烂”,听起来是挺可怕的一个词,但相信很多宝妈都有过妇科炎症、宫颈糜烂这些妇科问题。  宫颈糜烂是病么?  大家都知道,我们全身各处都覆盖有“上皮”,来起到保护作用,子宫颈也不例外,宫颈“上皮”分为“复层鳞状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两种。  顾名思义,“复层鳞状上皮”是由多层细胞组成的,常位于宫颈的表面,它覆盖的宫颈部位外观看上去是光滑的;而“单层柱状上皮”仅为单层细胞,非常薄,可以透见柱状上皮下面的血管及红色的间质,因此柱状上皮覆盖的区域外观红色,细颗粒状,呈现所谓的“糜烂”状。“复层鳞状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连接的部位有清楚的界限,称为“鳞柱交接部”。  图:宫颈口外部的鳞状上皮和宫颈内侧的柱状上皮  如果这个“鳞柱交接部”位于宫颈管内,此时妇科检查时,看到的是宫颈表面都被“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宫颈是光滑的;如果“鳞柱交接部”由宫颈管移到宫颈外表面,部分宫颈“单层柱状上皮”势必会外移,这时进行妇科检查,所看到的被“单层柱状上皮”覆盖的宫颈表面,就是所谓的“宫颈糜烂”样的外观。  因此,国外学者将宫颈糜烂称为“柱状上皮异位”。  问题2  您或许会问了,那么宫颈糜烂——即“柱状上皮异位”,是不是一种病态呢?为什么会发生“柱状上皮异位”?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发生所谓的“宫颈糜烂”?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咱还得先从胎儿期说起。胎儿期,“鳞柱交接部”位于宫颈管内,但青春期后,女孩子在雌激素作用下,宫颈发育增大,宫颈管粘膜组织外移,“单层柱状上皮”也随之外移,宫颈“鳞柱交接部”也外移,“单层柱状上皮”覆盖了宫颈外表面,就出现了所谓的“宫颈糜烂”状。不过等到绝经后,这钟“糜烂”情况就基本没了,因为绝经后的女性,伴随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开始萎缩,“鳞柱交接部”又退回到宫颈管内。因此,绝经后的女性很少有宫颈糜烂。  所以说,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生理状态的改变,常常发生在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卵巢功能良好的生育年龄。它通常无任何症状,与不孕无关,对妊娠分娩也没有影响,一般不需要治疗。  问题3  看到这又会人问:宫颈糜烂,也就是,柱状上皮异位,既然是一种生理状态,是不是这种状态没有任何风险,一定不会得病呢?  听我仔细讲与你听。异位的柱状上皮它是有一些弱点的:  ①首先,柱状上皮抵抗力相对较差,比较脆弱,病原菌容易侵入,容易发生感染,如急性粘液脓性宫颈炎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感染;  ②而且,宫颈管粘膜皱褶多,感染的病原体常常难以完全清除,容易形成慢性炎症,迁延不愈;  ③再者,异位的柱状上皮在性生活、分娩、刮宫流产等宫腔操作时更容易受到损伤,外界不良因素包括感染的、致癌的,等因素容易“趁虚而入”,导致疾病发生;  ④还有,异位的柱状上皮可被鳞状上皮替代或化生成鳞状上皮,不成熟的化生上皮也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成为宫颈癌的高发区域。  是不是很多宝妈看了以上一堆专业知识的解析,脑袋都大了。  那就让密友小编为大家简单的总结一下:所谓“宫颈糜烂”,只不过是长得不太好看的一种细胞而已!  那么多年,是不是被误导了?  虽然如此,但是宫颈糜烂给人会带来各种不舒服的危害:白带增多是宫颈炎最为典型的症状,白带常呈黄色或脓样、有时混有血丝。当宫颈炎症波及膀胱三角区,可引起泌尿系统的疾病而出现尿痛、尿频或排尿困难等刺激症状。宫颈糜烂的病原体可以上行造成子宫内膜炎;可以通过宫旁韧带、淋巴管蔓延引起慢性盆腔炎。  so,作为女人的你,想要健康的私密,健康的身体,就需要保养好私处,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
  • 综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相关介绍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基本理论,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不仅对于中国,也对世界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作为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斗争的经验和理论载体,中医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当前状态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减缓疾病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作为中华民族3600年有文字记载历史以来,最为辉煌、伟大的文明成果之一,“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正骨疗法、针灸”三项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已经于2006年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这也是我们耳熟能详,但又不知道它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价值具体在哪些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三项有关中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  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列入《200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果所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的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规律的一种医学知识。中医生命与疾病的知识起源于传说中的远古黄帝、岐伯时代,以《黄帝内经》为标志的中医生命与疾病知识体系的形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医生命与疾病知识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疾病与证候、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五运六气等内容。中医学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生命活动,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等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阴阳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阴阳失调则导致疾病的发生变化。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人体与自然界、人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并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脏象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现象,主要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有联络全身的作用。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络脉等,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的重要理论依据。病因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学说,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饮食劳倦等。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学说。辨证论治是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诊察疾病,将诊察结果加以分析、综合得出结论,确立治疗的原则。治则治法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治疗规律,主要有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标本缓急,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物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系统知识。对疾病、证候的认识,中医学有着独特的理论与方法。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消长的表现。《黄帝内经》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疾病观。《伤寒杂病论》等早期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对疾病的认识,隋代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67门1720种病证。中医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是构成中医学知识的核心,对中医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及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发挥指导作用。但是,受西方医学的影响,能够理解和传承这一知识的人日渐减少,面临保存与发展的困境,亟待得到尊重保护和发展。  中医正骨疗法列入《200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果所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疗,秦汉时期形成基本理论和技术,世代传承,如《肘后备急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千金要方》、《医宗金鉴》中有大量记载。中医正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治疗原则及方法,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正骨术中的“小夹板固定”属于中国首创,其后被许多国家效仿。中医正骨术堪称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的伟大贡献之一。中医这些简便廉验的疗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流传并不断传承发展。其中有些有文献记载,有些只在民间口耳相传得以延续。 然而,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目前不少医院、甚至中医院已基本放弃了这一疗法,正宗的正骨术只在北派、南派的不到十家医院中传承着。中医正骨疗法的传承陷入困境,举步维艰。为继承中医正骨这一中华传统医术,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并积极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以促进正骨术的继承和发展。 针灸列入《200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果所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针灸学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成为中国医学的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砭石”砭刺人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灸疗的产生是在火的发现和应用后形成的,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针灸疗法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不少精通针灸的医生,《史记》记载的扁鹊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扁鹊被誉为“中华医祖”,他起死回生的神奇针术以及救死扶伤的动人事迹为后人世代传颂,至今在河北内丘等地还保留有纪念扁鹊的鹊王庙、鹊王祠以及各种民间传统祭祀活动。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脉书》中均记载有经脉的循行与主病。从四川绵阳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的一具黑漆小型木质人形,其体表正背面标有纵横方向的经脉路径,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实物。到了隋唐时期,针灸学发展成为专门学科,针灸著作倍增,内容丰富多彩,针灸被正式列入国家的医学教育课程,在太医署专设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针工和针生等职衔。北宋时期,医官王惟一考订腧穴主治,统一腧穴定位,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颁行全国,并铸造了造型逼真、构造精巧的教学工具——铜人模型,对针灸学术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明清以降,针灸理论继往开来,技术和器具不断改进,流派纷争,名家辈出,佳作不断,针灸疗法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相关推荐
请选择留言类型  
  • 免费服务热线
  • hotline
  • 400-0016 588
  • 北京天普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only address
  • 中国 · 北京 · 大兴区 · 金星西路12号奥宇科技英巢2号楼517室
    中国 · 广州 · 白云区 · 细彭岭路13号汇龙国际电商产业园a3 413
z6尊龙平台 copyright © 2018 -20210829.all rights reserved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网站地图